查看原文
其他

双十一前夜,我们甩开手机,在山里看“光”之诗

xuying LOHAS乐活杂志 2022-05-19




在暗处,会不自觉地想念“光”



当与双11有关的手机提示音频频响起时,我和同事们正在浙江湖州“观察”一次有趣的露营。


夜幕降临后,朗月,有云,无风。


但11月的山间寒气激得我们发抖,只好尽力靠近篝火或帐篷。



如果把临水的营帐看作一个个洞穴,那么由炉火、篝火或煤油灯构成的光亮便是“崇拜”之所在,人们围着它,取暖、聊天、歌舞。

即使不得不暂时远离,也会循着火织成的轨迹在营地穿行。

突然觉得,哲学家用在“霓虹灯”上的表述,也可以来形容这野外的点点光亮:“它所讲述的是……城市的本质,20世纪夜晚的诗歌。”


在真正的暗处,会想念“光”。

于是,就着炉火边一杯珍贵的茶,我们也说说,已于上月去世的德国照明设计大师Ingo Maurer如何将器械所发出的光设计得如同篝火一般,像有生命的活物。


这位“光之诗人”懂得服务人的视觉感知,也是营造情绪、牵引氛围的大师。

▲ Ingo Maurer位于巴西的展厅,地面的灯带将人缓缓引入室内空间




电光火石间,爱上“光”
______

1932年,Ingo Maurer出生于德国。作为渔夫的儿子,他的孩提时代是与父亲在故乡的康斯坦茨湖上度过的。

“我待在湖面的时间很长,常常一边遐想,一边看着湖水如何反射各种光亮,多年之后,这经历竟融入了作品。

▲ Maurer年轻时的自拍

1965年时,对照明设计所知无多、受过平面设计训练的Maurer住在威尼斯一家价格亲民的旅馆内,饭后微醺,他抬头看到一盏灯泡。


“电光火石间,我爱上了它。灯泡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,漫画家笔下的人物灵机一动时,就会用到这一幕——在他们头顶出现一个点亮的灯泡,这是很诗意的。”


回到慕尼黑后,他设计了一款灯泡中嵌套灯泡的灯具Bulb。随后开办工厂,自行结合先进技术与传统制造方式来生产这款灯具。1968年,Bulb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收藏。


▲ Bulb,外层为手吹水晶玻璃

这是Maurer获得的第一项国际性成功,他作为有创意的照明设计师而被人们所知。

其后的几十年间,Maurer一直在拓宽照明设计的边界。

尽管对白炽灯泡相当迷恋——“你能看到里面的光焰,那是它的灵魂”,他还是顺应照明技术的发展变化,站在LED与OLED灯设计的最前沿。

▲ Lucellino LED TRI-R 原作1992年问世,LED光源版本于2015年面世。

▲ Zettel'z 6,无直接向下光源,作灯罩的80张日本纸中,有40张为空白,无论是自行素描还是悬挂,都给使用者最大限度的再创作空间


▲ Porca Miseria!,创作于1994年,手工制作,摔碎的瓷器被重新组合,光线以不可预测的路径散逸 

Maurer沉醉于光的奇妙与神秘之中,“让艺术成为功能的一部分”几乎体现在他的所有作品里。他营造的照明气氛与传统的色温、色彩、阴影等讲究相得益彰。

从1966年开始直至去世,Ingo Maurer为个人、建筑物、公共设施等设计了百余种灯具和照明系统。

▲ Schlitz Up LED,2002年作品。吸顶灯仿佛天花板上撕开的一条缝

▲ GuddeVol,2014年作品。Maurer设计的第一批路灯

▲ Maurer于2014年在米兰的装置作品


▲ Maurer于2016年在米兰的装置作品




光之诗,野草般生长
______

虽然Ingo Maurer说过:光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一种服务,因此对于被称为诗人或艺术家,我没有兴趣;我不认为自己在作诗,我只是做事,至于灵感,它们自然、自发地到来。

但梳理他曾公开表达的设计思维,Maurer的确具有诗人的奔逸。

相较对灯具造型的关注,他更看重光本身,且越来越痴迷于探究灯光的品质。Maurer有例行参加“火人节”的习惯,他说:“希望人们从光与造型中,有所获益。按下按钮后,灯光亮起,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。我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,但仍然为它着迷。”

▲ Delirium Yum,通过控制水流速度等来控制光的亮度

Maurer还不喜欢研究市场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他为了研制YaYaHo低压卤素照明系统,几乎让公司破产。当然,YaYaHo最终成为畅销品。

“我们不研究趋势,在产品背后,也没有市场调查或推广计划。这种工作方式不容易,却是创意的来源。跟随直觉,喜欢冒险,我是个赌徒。

▲ YaYaHo低压卤素照明系统,所有元素在水平方向上可调节

他有梦想,也不怎么遵从规则。

Maurer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,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,他最喜欢的是Don Quixote——设计于1989年的灯具,能调节光线强弱,也能安装在墙上。

“它在商业上是成功的,但灯具本身不遵从任何规则,甚至连设计规则也远离了。这是我做的最大胆的灯具之一,代表了我自由的灵魂。” 

▲ Don Quixote

他曾反复提及Broken Egg,视其为被实现的梦想。

它本是1996年制作的陶瓷台灯,如今成为位于巴西的一件艺术装置作品。“蛋”长25米,高15米,可从一侧进入壳内,体会空间的无边角、无线条所带来的无限之感。

▲ Broken Egg

最重要的是,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情,一如当初。


去年,他说:


我最好的工具仍旧是我的头脑,我86岁了,仍旧乐于创造。而好的设计师需要有热情、享受整个结果——从概念到产品。这就像一段旅途,上上下下,遇见不同的人,一路走来,需保持好奇,和新技术的发明者密切交流。 


▲ Super Luzy'z 2018年作品

有人评价Maurer,赞其结合了德国的技术至上与浪漫主义,呈现出如梦似幻的照明视觉效果。但还是Maurer自己的剖白更显动人:


我觉得自己就像野草,只是生长。做设计就像,感受草的生长,并打开自己的头脑与内心。冒险和诚实也很重要。对自己诚实,或敢于诚实地探寻自我。”


头顶灯光,不如心中灵光。




图文整理自Ingo Maurer官网、FRAME等网络



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

好礼等你来拿~






环保|自然|简单|健康
更多生活话题点击下方图片阅读


休息好了才能面对生活的“耳光”



日式传统美学到底想表达什么?


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